最新消息:

欺骗眼睛的艺术!看完让你惊呼“我要这双眼有何用!”

未分类 小K 来源:果壳网 Dalles_Chen 2268浏览 0评论

眼见不一定为实!2016年度错觉大奖揭晓,果壳带你一起来欣赏下欺骗感官的视错觉作品——

第一名

转动的方框

Mathew T. Harrison and Gideon P. Caplovitz. University of Nevada Reno, USA

视频中的方框和圆点其实保持着静止,但我们却总会感觉它动了起来。这是因为,组成它们的黑白条纹一直处于滚动状态。

这个错觉体验是靠人类两个基本的认知习惯构成的。以方框为例,根据格式塔原则,我们的大脑喜欢动态的总体。我们分别将黑白条纹放在一起认知,形成方框,条纹转动后构成新的方框。而随后大脑利用视觉暂留,将这些静态的方框构成了连续的视觉印象,让方框转动起来。

第二名

圆or方?

其实转的时候大家就能看出来这个既不是方也不是圆,每个边其实都是s形的这个是明治大学的视错觉大神Kokichi Sugihara的作品,获得了2016年的年度视错觉奖的。模型是3D打印的,网上其实也能找到这个单元部件的解析图:
我瞎了!!明明是圆柱,在镜子里却变成了方的?

第三名不一样的西洋镜

从下凹的一边看过去时,更容易看出来四个边都是曲线,并且因为弧度恰好合适,容易把它们脑补成一个圆柱的截面,而从凸起的一边看过去时更容易看成直线,另外从这个方向看,角的感觉也更强化,更容易感觉有四个直角。

用转动的圆筒显示动画是门历史悠久的艺术,利用视觉暂留,可以让旋转的静态图片变成连续的动态。不过,这次的西洋镜动画可不是那么简单:传统的西洋镜是在内壁画图,而这一次,小鸟却是在圆筒的外面。但当转动时,飞翔的小鸟却好像跑到了西洋镜里面,甚至鸟头的朝向也与静止时相反了。

这个错觉与深度知觉线索、视觉调节冲突有关。由于我们需要透过缝隙的光才看到小鸟,所以小鸟就像是跑到了缝隙的后面。而大脑又将我们通过缝隙看到的片段连接到一起,形成了小鸟在飞的错觉。视线在焦点(外面的鸟)处聚集后交叉,映在后方的位置,由此造成了左右相反的感受。

图片来自:electronicimaging.spiedigitallibrary.org

遥控闪烁

录制者:Arthur G. Shapiro. American University, USA

左右两块屏幕中分别有三个长方形的色块,注意看两边屏幕中间的那个色块:

  • 当三个方块紧贴时,两个中间方块的颜色交替闪烁
  • 但如果稍微拉开一点距离……两个中间方块开始同步闪烁了!
  • 而当两边的方块被拉长时,夹在中间的方块又变成了交替闪烁。

这个视错觉其实也体现了色彩感知的特点:大脑总会根据周围环境、光线信息对色彩判断进行调整。每个颜色块都有两个属性:自身颜色,以及与周围背景对比的“相对颜色”。两边的中间色块其实是同步闪烁的,但是当三个色块紧贴在一起的时候,它们的背景环境不同——左边是浅夹深,对比之下我们会认为中间颜色块深色更多;而右边是深夹浅,对比之下我们会认为中间颜色块浅色更多。所以,这时候人们就产生了深浅交错闪烁的感觉。而当色块彼此拉开,对比消失,这时候我们就又会感知到色块自身的颜色了(更多阅读:色彩恒常性:让你看不清裙子的“脑内自动白平衡”)。

浮动文字

录制者:Mike Pickard and Gurpreet Singh. Sunderland University, UK

这些文字上下浮动了么?看看那个被框住的S就能知道,它们其实并没有动。这些字母的亮度深浅不断变化,创造了一种很微妙的“浮动感”。而这种感觉因为又被观看者的大脑放大了,并产生一种不确定性,使大脑确定物体空间位置的能力下降,从而认为字体是在上下浮动。

一枚彩蛋

同样的视错觉现象,果壳作为顾问的节目《加油向未来》里也提到过:

我说完了,你们可以拉回去继续看动图了~~~

做个好梦哟!!

转载请注明:小康的个人主页~ » 欺骗眼睛的艺术!看完让你惊呼“我要这双眼有何用!”

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!